教学成果奖专栏——聚焦国际化人才的中国商情认知:《中国商业环境》课程开发和建设
成果简介:
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,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趋势。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借助首都优质的教育资源,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,70%以上的学生有出国留学意向,其中绝大部分人表示会回国就业或创业。受到国外文化和思潮影响的年轻人,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本土商情能否正确认知,决定了他们是否能顺利就业或者创业,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发展也至关重要。
本成果从2018年1月开始策划,经过3年实践检验,成效显著。一是搭建起了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学生实践任务体系,二是探索出第一课堂“学”、第二课堂“做”、第三课堂“悟”一体化联动的育人模式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,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趋势。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借助首都优质的教育资源,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,70%以上的学生有出国留学意向,其中绝大部分人表示会回国就业或创业。受到国外文化和思潮影响的年轻人,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本土商情能否正确认知,决定了他们是否能顺利就业或者创业,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发展也至关重要。
课程理论体系包含两部分内容,一是中国商道渊源,二是中国当代商业环境,课程内容每期教学都有更新。中国商道渊源部分共有九个专题,课时长度为18-32学时,解释中国商道的一系列相关基础理论:中庸之道、自组织、关系管理、圈子理论、礼法并治、家族企业等。中国当代商业环境部分总共六个专题,课时长度14-16学时,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社会大事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:改革开放与中国企业、中外贸易与中国企业、中国产业链及新基建、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行业和企业、科学技术与中国企业、企业综合案例分析。
学生实践任务共有十五个,与理论内容紧密贴合。如:“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是什么”、“寻找并解释身边的自组织”、“用五层次关系管理阐释你身边的各种关系”、“礼和法如何取舍?寻找实例证明你的观点。”、“分析你身边的圈子现象”、“如何形成市场、政府和自组织间的平衡”、“中美贸易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”和“在新冠疫情中受困和得势的行业和企业”等。
本成果相关的教改课题立项有5项,发表了论文3篇。2021年6月,被推荐参加北京市一流本科课程评选。9月,被授予2021年北京高校“优质本科课程”荣誉。11月,被推荐参评北京市教委“2021年北京高校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、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”项目,“‘互联网+课程思政’视角下《中国商业环境》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”获得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“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”立项,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(2)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第一,国际化人才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商情认知不足,适应社会能力较差;
第二,课程内容与商业社会脱节,难以吸引学生关注;
第三,教学过程重线下、轻线上,线上线下协同性不足。
推荐书.pdf
成果总结.pdf
支撑材料.pdf